查看原文
其他

潘汉年一封求援信,杜月笙捐了1000个防毒面具!上海多处红色遗迹修复,老故事都挖出来了→

微观上海 2021-01-05


今天是“七·一”建党节

99年前

中国共产党就在上海诞生


新天地东南角的中共一大会址。

上海有很多鲜明的红色印记
党的一大、二大、四大都在上海召开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就是上海大学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也是在上海写就……今年,专家团队考察发现上海有足足1000处革命纪念地

1919年至1921年建党期间上海红色遗迹(局部)

愚园路上的红色印迹。

除了众所周知的一大会址
漫步上海街头我们常常能和“红色史迹”不期而遇小小的石库门往往承载着波澜壮阔的故事……

又新印刷所

印刷《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地方


复兴中路顺昌路西南角的工地上有这样一座石库门又新印刷所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就在这里印刷

1920年8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版。

1920年,经济繁荣,军阀控制薄弱的上海
聚集起一众先进知识分子刚被赶出北京的陈独秀怀揣《共产党宣言》英译本来到上海与后来的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一拍即合陈望道“费了平常译书的五倍工夫”翻译了《共产党宣言》


当年4月底,陈望道带着译稿返沪
却发现预备刊登《共产党宣言》的《星期评论》被停刊大家便租下一座石库门印刷《共产党宣言》这就是又新印刷所这里印刷的第一版1000本《共产党宣言》很快分发一空,决定再版这两版的封面除了颜色以外还有一个小小的不同你能找出来吗?

第二版

1920.9

第一版

1920.8


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很快掀起波澜开设在今天的淮海中路渔阳里6号的“外国语学社”专门请陈望道讲解《共产党宣言》为革命青年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于是水到渠成了!

“外国语学社”场景复原。

《新青年》编辑部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此成立


黄浦区南昌路100弄里藏着一幢坐北朝南的老石库门这里是《新青年》在上海的编辑部但也不只是一座编辑部

修缮前的《新青年》编辑部。

1920年初,《新青年》编辑部随同陈独秀来到这里同年夏天,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这里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后这里还成为中共中央局第一个办公地点可以说是党的摇篮~

今天,这里正在恢复往日的样子
门口“神还原”的金山石门框与雕花门头是专家们试了8次才确定的方案屋里也尽量保持原样连弯曲的木梁都没去“矫正”!经过如此细致的保护修缮今年,这里就将向公众开放~


党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

周恩来、邓小平战斗过的地方


云南中路171-173号,天蟾逸夫舞台旁边有一幢不起眼的二层小楼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秘密机关也是中共中央在上海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幢楼


“四 · 一二政变”后党在上海的工作被迫转入地下时任党中央会计熊瑾玎租下这里二楼的三间房化身“福兴商号老板”掩护周恩来、邓小平等在这里的运筹帷幄

1946年时拍摄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秘密机关旧址照片。

1931年,中央政治局安全转移
但革命前辈们依然惦记着这里1946年,周恩来曾派熊瑾玎回访此地上世纪80年代,李维汉也专程来踏访他对这里发生的一幕幕依然记忆犹新:

那时,开会的同志从天蟾舞台西侧云南路的一个楼梯上去,就可以直到开会的房间。房间内朝西的窗下有一张小桌子,开会时,小平就在小桌子上记录。这个机关从建立起一直到1931年1月六届四中全会以后,都没有遭到破坏。后来,大概由于1931年4月顾顺章被捕叛变,中央才放弃了这个机关。

图右的标注就是专家推测当时邓小平的桌椅位置。

今天,凭一张老照片和前辈们的回忆
专家们完成了对这里的修缮保护工作后盖的四层楼被还原成两层党员用的“逃生楼梯”也得到修复展览陈列工作正在进行年内就会开放~

两座“中央文库”

这里住过守护历史的英雄

江宁路673弄10号中共中央阅文处旧址。

如今的江宁路昌平路西北角是一片建筑工地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有一座守护着珍贵党史资料的“中央文库”江宁路673弄10号中共中央阅文处负责这里的张纪恩特地把这里布置得毫不起眼还把多余房间出租巧妙地掩护了党在这里的工作

西康路560弄中央文库旧址(已拆)。

后来因叛徒出卖“中央文库”被迫转移到小沙渡路合兴坊也就是后来的西康路560弄这里的“文库守护者”陈为人与组织失联全凭节衣缩食高价租下这里,保护文献自己却因贫寒的生活染上重病

“中央文库守护者”陈为人

1936年,陈为人成功与组织取得联络
安全移交了自己守护的党史文献自己却在次年病逝,享年38岁上海解放后,这些文献被完好无损地移交中央成为无可取代的珍贵史料……

八路军驻沪办事处

这里的一封信打动了杜月笙


上海延安中路504弄多福里见证了一段抗战传奇1937年3月,这里的21号搬进来一对体面的夫妇男的就是“党的秘密工作四杰”之一李克农


多福里21号表面上是李公馆
实际上是八路军驻沪办事处代号“小开”的潘汉年是这里的主任旁人眼里的他总是一顶獭绒帽子竖起高级大衣的獭绒领子坐在三轮车上招摇过市殊不知他就是这么在上海滩三教九流之间周旋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潘汉年。

在这座石库门里,潘汉年联络了
宋庆龄、沈钧儒、许广平、邹韬奋等各界爱国人士大家出钱出力,共同抗日1937年,潘汉年得知八路军遭毒气袭击便写了封信给杜月笙求援第二天杜月笙就捐赠了1000套进口防毒面具这个始终没挂牌的办事处汇聚了巨大的爱国能量

今天的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终于挂上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

许多“四史”中的重要事件都发生在上海许多党的早期领导人、仁人志士、文化名人都曾在上海工作、战斗过上海的“红色印记”多到逛不动!


好在今天开始
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宋庆龄故居、陈云故居等等“红色地标”都会陆续在看看新闻、沃视频等平台直播带大家“云游”上海红色历史▼▼▼


如果太热不想出去就在家里充充电吧~



编辑 | 愚公
资料来源 | 上观新闻


我们关注上海的一切
关注上海的你,欢迎关注我们

推荐阅读

夜上海复苏 | 张文宏 | 李佳琦入沪
    最嗲书店 |通沪铁路攻略 | 正广和汽水
淮海路故事 | 上海特色小店 消失的老市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